首页 > 人纪教程 > 资料下载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注解》 > 正文
日期:2022-03-19 21:14:11 来源:资料下载 编辑:故乡的云 点击: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断后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上述这些症状通常在妊娠六十天左右出现,如果在停经一个月医生误诊,治疗不当,使病人又添加上吐下泻等症状,应当停止用药。妇人素有癥积之病(子宫肌瘤),停经不足三个月,又有子宫出血断续不止,自觉胎动在脐上的,这是由于癥病造成的。如果停经六个月,感觉有胎动的,而且在停经前三个月的月经正常,这是胎儿。假如停经前三个月,月经紊乱,月经停止三个月后,又漏下紫色晦暗的瘀血,这是癥病而不是胎儿。之所以出血不止,是因为癥积未去的缘故,应当用下法攻其癥积,用桂枝茯苓丸治疗。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可渐加至三丸。
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之。
妇人怀孕至六七个月时,出现脉弦,发热,自觉腹胀加重,腹部疼痛,怕冷,少腹部如被扇子扇的风一样发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子宫开的缘故,应当用附子汤温暖子宫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假令妊娠腹中痛者,此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老师说:妇人子宫出血有三种情况:一是月经淋漓不断的下血;二是小产后继续出血不止;三是怀孕期间阴道出血。假如怀孕而又腹部疼痛的,这是胞阻病,用胶艾汤治疗。
胶艾汤方
地黄六两 芎䓖二两 阿胶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 ,日三服。
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怀孕后,腹中拘急,绵绵而痛,用当归芍药散治疗。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䓖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温酒和,日三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妇人怀孕呕吐不止的,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右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服,饮下。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妇人怀孕后小便不通利,饮食正常,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当归四两 贝母四两 苦参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妊娠,有水气,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妇人怀孕期间,头面遍身浮肿,身体有沉重感,小便短少,怕冷,战栗象被水洒、风吹一样,起来时感到头晕,用葵子茯苓散治疗。
葵子获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身无他病,宜常服当归散,则临产不难,产后亦免生他病。
妇人怀孕,宜常服当归散。怀孕后经常服用此药,可使生产顺利,胎儿无疾病,产后各种疾病都可用此方治疗。
当归散方
当归一斤 黄芩一斤 芍药一斤 芎䓖一斤 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妊娠,身有寒湿,或腹痛,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其胎跃跃动者,宜养之,白术散主之。
怀孕六个月以后,身体本来有寒湿的,或腹痛的,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胎动频繁的,可用白术散来养胎。
白术散方
白术 芎䓖 蜀椒(去目汗) 牡蛎各等分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
妇人怀身七月,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如有水状,此太阴当养不养,心气实也,宜泻劳官,关元,小便利则愈。
妇人怀孕伤胎时,腹部胀满,小便困难,腰以下沉重肿胀,象患了水气病一样,这是因为怀孕七个月时,手太阴肺经当养胎而不养胎,心气实的缘故。治疗方法应当针刺劳宫及关元穴,以泻其气实,小便稍微通利病就会好。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问:刚生了小孩的产妇有三种病:一是痉病,二是郁冒,三是大便困难,这是为什么?老师回答说:由于刚生小孩以后血虚,出汗多,容易感受风邪而患痉病;产后失血多,加之汗多亡阳,容易感受寒邪,所以发生郁冒;产后失血、汗多,津液耗损而胃中干燥,所以大便困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则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也。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
产妇患郁冒病,她的脉象微弱,呕吐,不能进食,大便干结坚硬,只是头部出汗,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候,是由于产后血虚,阳气厥逆而引起。阳气上逆而昏厥,若得周身汗出,则说明昏厥将解除。因为血虚阴亏,阳气独盛,而孤阳上出,挟阴津外泄,所以只是头部汗出。之所以产妇容易出汗,是由于阴亏血虚,阳气偏盛,因此必须全身汗出,通过汗出使阳盛减弱,使阴阳重新趋于相对平衡。大便干结,呕吐,不能进食,用小柴胡汤治疗。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郁冒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经用小柴胡汤治疗后郁冒病解,已能进食,但过了七八天后又出现发热的,这是胃实证,用大承气汤治疗。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 沸,分温再服,得下,停后服。
产后腹中疞痛,若虚寒不足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妇人产后腹中绵绵作痛,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此方并且可以治疗腹中寒疝气痛和虚劳不足之症。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不可下也,宜枳实芍药散和之。
产后腹部疼痛,心烦,胸满,不能安卧,不能用下法,用枳实芍药散治疗。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芍药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麦粥和下之。
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必腹中有瘀血著脐下也,下瘀血汤主之。
老师说:产妇腹部疼痛,按理应当用枳实芍药散治疗。假如用药后腹痛病不愈,这是腹中有瘀血凝结肚脐下部,宜用下瘀血汤治疗。此方亦可治疗瘀血所致月经不调。
下瘀血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䗪虫二十枚(去足)
右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 ,煮取八合,顿服之,当下血如豚肝。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也;若不大便,烦躁,发热,脉微实者,宜和之;若日晡所烦躁,食则谵语,至夜即愈者,大承气汤主之。
妇人产后七八天,没有太阳表症,但见少腹部坚硬疼痛,这是恶露不尽,瘀血留于子宫所致。如果伴有不大便,烦躁,发热,脉象微实,而且在下午三、四点钟时,烦躁发热更加历害,不能进食,食后则胡言乱语,到了夜晚就清醒了,宜用大承气汤治疗。这是由于热在胃,结在下焦所致。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汗出,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产后体虚,感受了风邪,连续数十天不好,仍见轻微头痛,怕冷,时常发热,心下胃脘痞闷,干呕、汗出,用小柴胡汤治疗。(病程虽迁延日久,但是太阳中风证仍在,仍然可以用桂枝汤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金匮要略用桂枝汤》)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
妇人产后感受风邪,发热,面色发红,气喘而头痛,用竹叶汤治疗。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桔梗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产后烦乱,呕逆,无外证者,此乳中虚也,竹皮大丸主之。
妇人在哺乳期间,中气虚弱,若出现心烦意乱,呕吐,治宜安中益气,用竹皮大丸主治。
竹皮大丸方
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
右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如弹子大,饮服一丸,日三服,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
产后下利,脉虚极者,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妇人产后气血不足,又出现下利,使气血虚极,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疗。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柏皮三两 秦皮三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右六昧,以水五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妇人咽中如有炙肉者,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主之。
妇人自觉咽中象有烤熟的肉块梗塞,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温四服,日三服,夜一服,苦痛者,去苏叶,加桔梗二两 。
妇人脏燥,悲伤欲哭,数欠伸,象如神灵所作者,甘草小麦大枣汤主之。
妇人患脏燥病,出现悲伤哭泣,精神失常,象有神灵所使一样,频频打呵欠,伸懒腰,用甘麦大枣汤治疗。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女人阴部干燥病)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劈)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后治其痞,治吐宜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治痞宜泻心汤。
妇人咳清痰、吐涎沫,医生误用攻下法,导致心下痞满,治疗应当先治吐涎沫,用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治疗。待涎沫症状消失,再治痞满,用泻心汤治疗。
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茯苓三两 泽泻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为诸经水断绝,血结胞门。或绕脐疼痛,状如寒疝;或痛在关元,肌若鱼鳞;或阴中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或下气街;此皆带下。万病一言,察其寒、热、虚、实、紧、弦、行其针药,各探其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妇人患病,常因虚损,积冷和结气所引起,致使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历经数年以后,血寒积结在子宫。寒邪损伤经络,若凝结在上焦,影响于肺,则见咳吐涎沫,日久不愈,寒郁化热,损伤肺络,即形成肺痈病而致形体消瘦。若积冷结气盘结于中焦,则可形成绕脐疼痛的寒疝病;或导致肝失疏泄,发生腹痛及两胁疼痛;若病从热化,热结于中焦,则见脐下关元处疼痛,脉象数,周身肌肤虽无疮疡之变,但可见皮肤枯燥,状如鳞甲,此病有时也能见于男子,不只发生于女性。若积冷结气在下焦,则为肝肾受病。如妇女虽然下血并不太多,但往往可见月经不调,前阴掣痛,少腹怕冷,或疼痛牵引到腰脊部,下连气街,发生冲气急痛,且两腿膝部及两小腿疼痛而烦扰不宁,甚至突然出现眩晕昏厥,神志失常,类似厥逆癫痫的症状,或者忧愁凄惨或者悲伤怒骂,这些都是由于妇女疾病所致,并非鬼神作祟。日久则见身体消瘦,脉象虚弱,畏寒。妇人三十六种疾病,千变万化,医者应当仔细诊察脉象的变化,认真辨别阴阳虚实紧弦,根据病情,或用针或用药物治疗,使病情转危为安。虽然某些疾病症状相同,但脉象不同,应当详加辨脉审证,并做好记录,不要认为以上这些话是多余的。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知之?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主之。
问:妇人年已五十岁左右,患阴道下血数十天不止,傍晚发热,少腹部拘急,腹部胀满,手掌心发热,口干唇燥,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回答说:这是属于妇科月经不调方面的疾病。有什么根据呢?因为病人曾经小产,有瘀血停留在少腹还未去尽的缘故。怎么知道瘀血还没有去呢?从病人所表现的唇口干燥之症,可以推知。应当用温经汤治疗。亦可以治疗妇人少腹寒冷,久不受孕,兼治崩漏下血,或月经量过多,及到期月经不来潮。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䓖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牡丹皮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二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日三服,每服一升 ,温饮之。
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或一月再经者,王瓜根散主之。阴肿者,亦主之。
妇人患月经不调,出现少腹胀满疼痛,月经一月来潮二次,用王瓜根散治疗。也可以用来治疗阴部肿大。
王瓜根散方
王瓜根三分 芍药三分 桂枝三分 䗪虫三枚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妇人半产若漏下者,旋覆花汤主之;脉虚弱者,黄芪当归汤主之。
病人寸口的脉象弦而大,脉弦主衰减,脉大重按中空为芤脉,衰减的为寒证,芤为虚证,寒与虚相合,这叫革脉。妇人则见小产或者漏下,用旋覆花汤治疗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之。
黄芪当归汤方
黄芪三两 当归半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妇人陷经,漏下色黑如块者,胶姜汤主之。
妇人阴道出血而淋漓不断,血色黑且日久不解,用胶姜汤治疗。
胶姜汤方
阿胶三两 地黄六两 芎䓖二两 生姜三两(切)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 ,日三服。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或经后产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阿胶汤主之。
妇人少腹胀满如敦状,小便稍有不畅而口不渴,如果发生于产后的,这是水与血互结在子宫中,用大黄甘遂汤治疗。
大黄甘遂阿胶汤方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味,取一升 ,去滓,纳胶烊消,温顿服之。
妇人时腹痛,经水时行时止,止而复行者,抵当汤主之。
妇人月经淋漓不断,或月经量过少,属于瘀血结于子宫的,用抵挡汤治疗。(亦治男子膀胱胀满拘急而有瘀血的,如滑滑梯撞击裆部、被人踢伤裆部)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 (熬) 虻虫三干个(去翅足) 桃仁三十个 大黄三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不下更服。
妇人经水闭,脏坚癖,下白物不止,此中有干血也,矾石丸主之。
妇人月经停闭或经行不畅,子宫内有干血坚结不散,干血不去,郁为湿热,而成为白带,用矾石丸治疗。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昧,末之,炼蜜为丸,枣核大,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证,腹中气血如刺痛者,红蓝花酒主之。
妇人感受了多种风邪,风与血气相合,以致瘀滞不行而腹部刺痛,用红蓝花酒治疗。
红蓝花酒方(痛经)
红蓝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斗,煎减半,去滓,分温再服。
妇人腹中诸病痛者,当归芍药散主之;小建中汤亦主之;当归芍药散见前。
妇人患各种腹痛证,可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小建中汤也可以治疗女子各种腹痛。(比如痛经可用小建中汤治疗)。
小建中汤方(可以治疗痛经)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干二枚(劈)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 ,日三服。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问:妇人患病,饮食正常,心中烦热,不能平卧,反而倚床呼吸,这是为什么?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
老师回答说:这叫转胞病,是病人小便不通,因尿胞扭转不顺而得,只需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病可痊愈,宜用肾气丸主治。
贤气丸方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温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增,至二十五丸。
妇人阴寒,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可治疗妇人阴中寒冷;制作成坐药,外用置入阴道内以温暖阴中。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一两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棉裹纳阴中,自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疮也,蚀烂者,狼牙汤主之。
少阴脉滑而兼数的,湿热下注,必是前阴生疮,如果前阴腐蚀糜烂的,用狼牙汤外洗。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去滓,以绵缠箸如茧大,浸汤沥阴中,洗之,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喧,如失气者,此谷道实也,猪膏发煎主之。
胃气下泄,前阴出声如后阴矢气一样、连续不断,喧然有声,这是肠中大便燥结所引起,可用膏发煎润肠通便。便通阴吹可止。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三枚(如鸡子大)
右二味,和膏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
@故乡的云
2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