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导航菜单
网站首页
倪注针灸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第三章十二经井荣俞原经合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第五章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第六章针灸治症系列
倪注黄帝内经
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
第三篇生气通天论
第四篇金匮真言论
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第六篇阴阳离合论
第七篇阴阳别论
第八篇灵兰秘典论
第九篇六节藏象论
第十篇五脏生成
第十一篇五藏别论
第十二篇异法方宜论
第十三篇移精变气论
第十四篇汤液醪醴论
第十五篇玉版论要
第十六篇诊要经终论
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
第十八篇平人气象论
第十九篇玉机真藏论
第二十篇三部九候论
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
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
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气篇
第二十四篇血气行志论
第二十五篇宝命全角论
第二十六篇八正神明论
第二十七篇离合真邪论
第二十八篇通评虚实论
第二十九篇太阴阳明论
第三十篇阳明脉解
第三十一篇热论
第三十二篇刺热论
第三十三篇评热病论
第三十四篇逆调论
第三十五篇疟论
第三十六篇刺疟
第三十七篇气厥论
第三十八篇欬论
第三十九篇举痛论
第四十篇腹中论
第四十一篇刺腰论
第四十二篇风论
第四十三篇痹论
第四十四篇痿论
第四十五篇厥论
第四十六篇病能论
第四十七篇奇病论
第四十八篇大奇论
第四十九篇脉解篇
第五十篇刺要论
第五十一篇刺齐论
第五十二篇刺禁论
第五十三篇刺志论
第五十四篇针解
第五十五篇长刺节论
第五十六篇皮部论
第五十七篇经络论
第五十八篇气穴论
第五十九篇气腑论
第六十篇骨空论
第六十一篇水热穴论
第六十二篇调经论
第六十三篇缪刺论
第六十四篇四时刺逆从论
第六十五篇标本病论
第七十五篇着至教论篇
第七十六篇示从容论
第七十七篇疏五过论
第七十八篇征四失论
第七十九篇阴阳类论
第八十篇方盛衰论
第八十一篇解经微论
第七十二篇刺法论
倪注神农本草经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药性总义
上经
中经
下经
第三章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
倪注伤寒论
伤寒论序言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
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
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八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九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
倪注金匮要略
金匮上课前言
续伤寒篇霍乱
第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第二痉湿暍病脉证治法
第三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
第四疟病脉证并治
第五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第六血痹虚劳病脉并治
第七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第八奔豚气病脉证并治
第九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
第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第十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
第十四水气病脉证并治
第十五黄疸病并治
第十六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第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第十八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第十九跗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
第二十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一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第二十二妇人杂病脉证治
第二十三阴阳易差后劳复
疑难案例
倪海厦专辑
倪氏弟子文集
倪海厦259经典配方
汉唐方剂讲解
2008年310个医案
倪海厦论中医
地纪
资料下载
注解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人纪资料下载
经方家医生名录
海外倪师弟子名录
国内经方家名录
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二九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020-12-28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
2020-12-28
二九七: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020-12-28
二九八:「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 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020-12-28
二九九、三00:「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020-12-28
三〇一:「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胸暴烦,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
2020-12-28
三〇二:「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蜷卧,若利自止,手足温者,可治。
2020-12-28
三〇三:「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020-12-28
三〇四:「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020-12-28
三〇五:「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020-12-28
三〇六:「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2020-12-28
三〇七:「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若热在膀胱,必便脓血也。
2020-12-28
三〇八:「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
2020-12-28
三〇九:「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020-12-28
三一〇:「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020-12-28
三一一:【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020-12-28
三二一:【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020-12-28
三二二:「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2020-12-28
三一四:「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
2020-12-28
三一五:「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2020-12-28
三二八:「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以二三日无裹证,故微发其
2020-12-28
三一七:【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2020-12-28
三一八:【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微恶寒者,当灸之。
2020-12-28
三一九:【少阴病】,身体痛,手足痛,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2020-12-28
三一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2020-12-28
41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栏目导航
伤寒论序言
+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
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
+
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
+
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
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
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
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
八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
九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
+
热点排行
三一五:「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
二九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
三三二:「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
三二七:「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
三三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
二九七: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
三〇五:「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
三一七:【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
三三三:「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小
联系我们
自学方法
关于
留言
分类
顶部